
习近平先生指出: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,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。要坚持古为今用、推陈出新,有鉴别地加以对待,有扬弃地予以继承,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、以文育人。
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》,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、小学课程和教材体系,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。

开展“中华经典诵读活动”,首要的就是加强国学经典师资的培训和提升。中华经典诵读是个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工程,其内容、方式、方法都可以是多种多样的。而正所谓“理不通则法不随”,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论的学习,加深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的认识,真切体会传统文化教育的益处,消除认识上的误区盲区,在日常教育教学和生活中融入传统文化经典诵读,开展内容、形式多样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。

为了积极贯彻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文件精神,为了探索更多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、内容拓展上的可能,翔安区图书馆、翔安区义雅书院于12月1、2、9日举办了为期三天的“翔安区首期国学经典师资提升班课程”。课程信息一经推出,便得到老师家长的欢迎,纷纷踊跃报名,2周之内报名满120人。翔安区逸夫小学、金山小学、彭厝学校等组织老师集体报名参加课程。

第一天
09:00-12:00传统文化教育的历史与现状。
正名篇:国学教育、读经教育、经典诵读、传统文化教育;
历史篇:百年论争、学制变革、从必须到无益再从探索反思;
再造篇:两岸读经现象、缘起、突破、共识、不足、相关政策解读;
14:30-17:00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和实践
理念篇:为什么要诵读国学经典?(1、国家战略;2、横渠四句教; 3、文化认同:
4、语言是真实的存在。 5、生命之树。 6、高考分数。 7、大师教育。 )
理论篇:传统文化教育三大内容、七阶段、八原则。
三大内容:国学经典、德行教育、技艺教育。
七阶段:1、识文断字(说文解字与双法字理七字根),2、文化常识(《幼学琼林》《千字文》等蒙学经典的教学经验),3、熟读与背诵,4、写字与书法 5、经典阅读 ,6、经典解读,7、写作。

第二天
09:00-12:00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和实践【实践篇】
1、家庭能量改造(经典情商话沟通、天干地支善识人);
2、家庭人文建设(藏富教子亲子共读;做人做事习劳分晓);
3、经典教育与学校教育(传统礼乐之教、德能涵养、语数融合、哲学思维启蒙);
14:00-17:00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和实践【方法篇】。
1、参考案例(武平附小模式、西林幼儿园“学国学知礼仪”、山东出版集团希望小学吴志军班、陈琴素读与吟诵班);
2、一气呵成与素读方法;
第三天
09:00-12:00古诗文韵律与中华吟诵(什么是吟诵、吟诵之美、怎么吟诵;养护老师孩子嗓子的方法)
14:00-17:00易经智慧与因材施教。(阴阳五行的运行变化规律;十天干的性格特点;认识自己、认识家人、认识孩子;四柱六爻的基础知识等)

本期课程的特色是理论结合实例,讲座结合练习。授课者为从事国学教育达十五年之久的一线教师,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培训经验:
从幼儿园、中小学国学课程的内容设计、课堂组织,到家长、老师的国学教育理念学习;
从国学经典的诵读方法(指读法,三百读经法,520诵读法,还有令家长、老师们如痴如醉的“最美传统读书法”:吟诵),到传统文化经典课堂的教学艺术(图解经典、德能引导、数理启蒙等);
从传统私塾教学法,到结合现代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的儿童静定训练、教育运动等;
从学校老师学习运用“易经智慧”来因材施教,到家长学习“家庭能量改造”重视家庭学习环境的营造,重视孩子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引导;
三天的课程,安排的满满当当的,让参与学习的老师家长,客观详实地了解了国学教育的发展,学习国学经典教育实践探索二十几年来的经验、方法。

课程结束后,有一位六十几岁的奶奶说“参加这样的课程,家长真是赚大了”,也有家长希望国学经典课程能走进自己孩子所在的学校中去。力老师建议:家长好好学习,孩子天天向上;老师学习了国学师资班课程可以直接教学生,家长也要学习如何在家教育、陪伴孩子诵,并且家校达成教育上一致时,家长还可以有能力到学校作“爱心家长”担当一个班、一个校园的国学经典领读者。

课程学员反馈摘录

预告:翔安区图书馆国学经典亲子共读公益课程,2019年我们继续继续开办,请关注本公众号以及时获悉相关信息。
识别二维码关注“义雅书院”了解近期课程。